日本棋盘制作大师吉田寅义先生,9日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了棋盘演讲会。日本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伏村和展副领事、昂立教育王爱臣书记、日语事业部江片宏总经理、昂立教育商学院薛青副院长等相关领导嘉宾出席。王爱臣书记、伏村和展副领事分别代表主办方致辞。
王爱臣书记首先代表昂立教育的师生对吉田先生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感谢。他说,吉田先生在棋盘制作的道路上精益求精,成为一代大师,他本人的成长道路和辉煌成就为我们很好地诠释了“日本工匠精神”的精髓。能邀请到吉田先生作演讲,昂立教育深感荣幸。2018年昂立日语已承接主办了多场中日文化交流活动,感谢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对昂立日语的信任和支持,昂立教育愿意更多地参与到中日友好交流活动中去。他同时还感谢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对昂立教育集团和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昂立教育愿在各个层面组织公益活动,深化与钱学森图书馆战略合作关系。昂立教育会继续坚守教育初心,坚持价值创造,为中国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日本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副领事伏村和展先生致辞,他说,“今年是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改革开放政策实施40周年纪念年,同时,这个活动是中日集中交流月的活动之一。在此大好时机下,在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昂立教育的大力协助下本次活动顺利召开,我感到非常高兴。”
“前不久,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时隔7年再次正式访华。在此之前,在今年5月的日中韩首脑会议上,李总理访日并接受了安倍首相赠送的礼物,一台围棋盘。而这台棋盘正是出自吉田先生之手。”
“关于棋盘的更多详情稍后吉田先生会向大家作介绍。看到日本的匠人精神在本地备受大家关注,我感到非常高兴。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能进一步加深大家对日本文化的了解。”
吉田寅义先生的讲演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演讲伊始,他说,所谓棋盘制作师,个人觉得就是从事这样的工作——把树木的形态转化为棋盘让其获得新生。制作棋盘所用树木的树龄一般都在数百年甚至可达一千年,使用这样的树木制作棋盘等于切断了那些历经风霜在惊人的漫长岁月中一路走来的树木生命。丧失了树的生命,转而将以围棋棋盘,将棋盘的新姿态,被重新赋予新生,进而,可以继续存活数十年乃至数百年。
吉田寅义是吉田棋盘店第三代传人,继承了江户时代使用的日本刀刻制19路线的技法”太刀盛“,并将其持续守护至今。除了对棋盘制作的讲解,吉田先生还现场讲解了棋子的制作。
讲演之后,吉田先生还和在座嘉宾进行有趣的现场互动。
昂立日语江片宏总经理向吉田先生赠送礼品
昂立日语学生向吉田先生献花
吉田寅义讲演会的精彩片段
1目盛
吉田先生说,关于目盛(刻线)就是在棋盘上画上横竖线条的工作。不用尺子,就能划线的只有用刀。所以,棋盘制作中最简单,甚至初学者就能干的就是这划线了吧。但正因为简单,反而越做越能感受到其深奥和其难度,无论面对怎样的棋盘,做到一心不乱,心静如水还是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因为内心波动会反映在手中的工作上。
是人都有欲望,因此在修复锦标赛上使用的棋盘,名家使用过的棋盘,华丽的著名棋盘时,恨不得把仅有的十分力使出来十二分来,由此会产生紧张感。必须做到永远能不偏不倚发挥出自己十分的力量,就如我刚才所说的那种不动之心,即心静如水(心无旁骛),如能体会到这点,那就能达到名家的境界了。
吉田先生的儿子第四代传人向嘉宾展示棋子的独特纹理
2棋子
除了带来的棋盘,吉田先生带来的棋子也颇为引人瞩目。吉田先生介绍,因古时地壳运动,日向的贝壳翻入地层变成化石,这180枚白棋子便是由此打磨做成,丢一颗都没法再配上。
嘉宾和吉田先生在讲演结束后的现场互动
3传承
当有嘉宾询问是否愿意招收中国徒弟时,吉田先生表示,如果能有年轻人愿意学,自然非常高兴。收徒只有一个要求,就是不要半途而废。因为这项工作会很艰难。吉田先生坦承,如果天才三年即可成才,自己则花了十年,而他的父亲说,这十年的弯路能使做出的棋盘拥有韵味。只要拼命努力下去,有朝一日达到与他人相同的高度时,此前所做的努力就会使工作上达到比他人更高的成就。
最后,吉田先生还说,个人觉得前辈们的工作与其说是追求制作精美的作品,不如说是在寻求被人反复使用之后,变得更漂亮的那些有磨损之美的棋盘。
现在,我感觉似乎自己过度拘泥于仅仅寻求表面的华丽,追求最高的完成度,纠结于棋盘在使用之后是否变得不再光彩照人。前辈们不拘泥于眼前,关注事物本质的技术自然不用多言,同时也深感与他们深刻思想之间的差异。我想以这样的心得体会,继续兢兢业业度过今后棋盘制作的余生。
昂立日语教研院姚新红院长与吉田寅义先生正在亲切交流
主持人昂立日语林晨老师
讲演现场翻译昂立日语周强老师
精美绝伦的棋盘
观众在触摸向外凸出的独特棋盘线
活动现场精致小礼品(小小的葫芦可是用价值不菲的榧木制作而成)
最后再次感谢吉田寅义先生为此次活动及中日围棋文化交流不辞辛劳,以及各位来宾对本次的活动的大力支持。昂立教育也在此祈愿中日优秀的传统文化、传统手艺永久流传!